中国教育的民生情怀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7-10-15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 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跟踪监测表明,2015年,试点地区男、女生各年龄段的平均身高比2012年高1.2厘米至1.4厘米,贫血率从2012年的17%,降低到2015年的7.8%,营养不良问题得到缓解。

    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央有关部门密集出台相关资助政策措施,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。

    截至2013年底,全国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建立了学前教育资助制度。

    2014年,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、二、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学生、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。

    2015年,全国统一实施城乡义务教育“两免一补”政策。

    2016年,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。

    在高等教育阶段,则建立了国家奖助学金、国家助学贷款、学费补偿贷款代偿、校内奖助学金、勤工助学等多种方式的混合资助体系。

    在中国大地上,不能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!

    5年来,全国累计资助学生达到4.25亿人次、资助金额达近7000亿元(不含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和营养膳食补助),累计资助资金和财政投入都比上一个五年周期翻了一番。

    调查显示,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正逐步提高,到2020年将增至10.8年。

    于是,一个时代课题日渐清晰:普及高中阶段教育。按照精准扶贫的思路,国家首先选择在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破题。

    2011年,财政部和教育部启动实施“普通高中改造计划”,重点支持连片特困地区普通高中发展普及。党的十八大后,不仅对此项目加大投入力度,而且启动了“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”计划。截至2014年,中央财政对两个项目共投入110亿元,惠及300多万名高中生。如今,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87.5%,比2012年提高2.5个百分点。

    此外,大学招生向中西部、寒门学子倾斜。早在2008年,“支援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招生协作计划”便启动实施。党的十八大后,协作计划的力度进一步加大,2017年安排协作计划28.7万人。该计划自实施以来,中西部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缩小到5个百分点以内,圆了100多万个中西部地区孩子的大学梦。

    2012年起,重点高校定向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国家专项计划、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实施,如今,已累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27.4万人。

    千秋功业,惠泽民生!

    5年来,面对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,党中央、国务院坚持以公平为第一原则,突破体制机制障碍,努力实现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,精准扶持特殊群体,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一个公民的生存权、发展权。这5年在历史长河中,只是一瞬,但是坚守的原则、奠定的格局、确立的制度,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基石,成为未来社会的稳定器。